以科技為動力 以合作謀共贏
——記山西新元自動化儀表有限公司
編者按: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也是企業永葆生機的源泉。在經濟全球化時代,一個國家具有較強的科技創新能力,就能在世界產業分工鏈條中處于高端位置,就能創造激活國家經濟的新產業,就能擁有重要的自主知識產權而引領社會的發展。對于企業來說,其科技創新的能力更是決定企業能否生存發展、引領行業的勝負手。
一個產業的崛起,一個品牌的鍛造,都發軔于技術的更迭和轉化。而在技術創新的背后,更凝負了企業帶頭人和科研團隊對創新理念的高度認知和不竭追求。在中國衡器產業領域里,有一個名字就源此而變得異常響亮,它就是山西新元自動化儀表有限公司。
從1993年成立以來,山西新元自動化儀表有限公司在業內享有盛譽的太原理工大學教授、董事長梁躍武的帶領下,長期致力于工業電子衡器及自動化儀表的研制和開發,開拓進取,不斷創新,在中國衡器領域創下了多項第一,奠定了其在行業的領軍地位。30年來,從白手起家的艱難創業到現代企業的恢弘架構,從自主創新的刻苦專研到成果轉化的百花齊放,“合作謀共贏”一種更高層次的戰略思想,必將創造衡器業新的活力、新的輝煌……
壯心上下勇求索
在龍城太原的南邊,座落著一家長期專注于工業電子衡器及自動化儀器儀表研制和開發,并針對性提供計量和控制系統領域整體解決方案的企業——山西新元自動化儀表有限公司。三十年來新元公司為各行各業加強內部管理、實行成本核算、提高計量水平做出了積極有效的貢獻。也許在普通大眾的眼中新元公司低調的似乎默默無聞,在行業內它卻憑豐碩的技術創新成果享有盛名。
公司創始人梁躍武,1977年恢復高考后考入太原理工大學自動化儀表專業,畢業后留校從事自動化檢測技術和智能儀器的教學和研究。從83年開始研究微機電子皮帶秤等測力稱重技術,先后完成了“微機電子皮帶秤二次儀表”(山西省科學技術成果),“振弦式數字傳感器”,(山西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軸重計式動態汽車衡”(山西省科學技術成果)、“微機防爆電子皮帶秤”(山西省科學技術成果)等。1992年被省教委破格提拔為副教授。
科技創新的目的是為了成果轉化,是為了提高生產力,梁躍武的夢想也在于技術轉化為產品的推廣和普及。1993年,在太原理工大學和剛剛成立的太原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育林發展中心的支持下,梁躍武毅然決定走出校門投資辦廠,創辦了山西新元自動化儀表有限公司。
公司成立后,梁躍武將工作重心放在技術創新和技術成果的轉化上,研究出了一批新技術、新產品,例如懸浮式電子皮帶秤、變角度電子皮帶秤,替代進口的二線制帶隔離非線性補償的溫度變送器、具有在任何干擾情況下不會誤動作的溫度巡測報警保護儀,這些產品在我國引進的大型發電機組上發揮了重要作,提高了進口機組運行的可靠性。與此同時新元公司憑借良好的信譽和有力的市場拓展,產品迅速獲得了國內外各大中型企業的認可。
在最初的日子里,梁躍武和幾個志同道合的年輕人從僅有的門面房開始,逐步拓展出一條波瀾壯闊的產業發展之路。企業發展為集技術研發、機械加工、儀表生產、市場信息、銷售、綜合服務為一體的現代化企業,并擁有了自己的研發基地、生產車間和辦公大樓。自此,新元奠定了山西衡器產業發展的豐碑。
鵬程萬里任崎嶇
自新元走上正軌發展之路以來,技術創新成為新元人堅持不懈的追求和目標。任前路有多崎嶇,任高峰多難攀越,新元人始終堅持著自己的夢想。
在無數個日夜里,新元研發中心的燈盞沒有在晚上10點以前熄滅過。遇到新技術攻關,梁總親自下車間,組織課題攻關,有時因為一個問題,他與研發小組在車間不分白天黑夜地研究實踐,通宵達旦的專研更像是“家常便飯”。公司將每年售銷額的近20%都投入到了科技研發新技術、新產品上。市場是千變萬化的,由于國家對能源結構的影響,加上經濟危機對企業的沖擊,企業一度出現困難,為了節約開支,新元公司把能提升自己品牌和競爭力的公關宣傳等費用近乎苛刻的壓縮,堅定不移的投入到了新技術、新產品的研發上。公司逐漸培養了一只充滿戰斗力,富有創新精神的研發團隊。
2010年10月至2011年元月,“動態裝載機電子秤”項目“振動傳感器”研發進入攻艱階段,在測試了市場了幾乎所有同類型傳感器失敗后,由梁總親自帶隊組成一只由研發中心、儀表車間、機加車間精兵強將組成的研發團隊,在一百多個日夜研發團隊結合材料力學、結構設計、信號處理技術、溫度控制、傳感器技術、儀器儀表等多個學科的技術理論進行測試和研究。僅在強震動、寬溫度、寬濕度范圍下,控制傳感器芯片周圍溫度變化波動不超過2攝氏度一項,就總供提出了40余套方案,并逐項進行了測試。“振動傳感器”研制期間,研發團隊一共制作方案樣品270多件。通過整個團隊不懈努力,終于研制出了一種可以在強震動、寬溫度、寬濕度范圍等裝載機工作的惡劣環境下,能穩定、準確采集裝載機振動信號的傳感器,此技術獲得了國家發明專利。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正是基于對技術近乎瘋狂的專研和積淀,新元在創新之路上一路高歌猛進。
1994年,公司研制出了“稱重傳感器過載保護裝置”,并取得了公司第一項發明專利(ZL200620175962.1);1997年取得了“雙秤架皮帶秤”發明專利(ZL972198202.4);2000年取得了“帶保護的無框架皮帶秤的稱重裝置”發明專利(ZL00248919.8);2006年取得了“一種帶倒T型承載主梁的汽車衡秤體”(200610170294.8)、“無測速傳感器皮帶秤”(ZL200610170293.3)、“軌道傳感器”(ZL200610170292.9)發明專利;2007年取得了“一種帶有V型承載主梁的汽車衡秤體”(ZL200710062472.x)發明專利;2008年取得了“裝載機電子秤”(ZL 200810054712.6、ZL200810054715.X)兩項發明專利;2013年取得了“滑槽秤”(ZL 201310295033.9)、“流量計”(ZL201310295255.0)兩項專利;2016年取得了“基于滑槽計量的配料秤”(ZL2016206465007)、“基于滑槽計量的定量裝車秤”(ZL2016206464998)、“基于陳列式滑槽計量的火車不停車裝車系統”(ZL2016206464983)、“封閉式滑槽秤”(ZL2016206465064)、“沖板皮帶秤”(ZL2016206464930)五項專利;2019年取得了“一種圓弧滑槽秤”(ZL20192193842280)、“一種滑弧滑槽秤”( ZL2019219384088)兩項專利;2020年取得了“一種用于物流貨箱的裝卸機構”(ZL2020221435841)專利;2021年取得了“一種梁架式破拱器”(ZL202120031632X)專利。
30年來,新元在自主研發的道路上,相繼擁有了36項國家專利和科技成果,解決了許多重大技術難題。軸重式動態汽車衡、免維護配料皮帶秤、煤礦防爆皮帶秤、變角度皮帶秤、全動態裝載機電子秤、滑槽秤等技術均屬全國首創,其中很多技術屬世界首創和國際領先。作為企業的領軍人物,梁躍武也相繼成為全國衡器協會專家技術委員會委員、全國衡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全國衡器技術委員會委員。在他的主導下新元公司參加了國家《公路動態汽車衡檢定規程》的修定,并負責起草了《連續累計自動衡器――滑槽秤》國家標準,參與起草了《連續累計自動衡器(皮帶秤)》、《連續累計自動衡器(裝載機電子秤)》國家標準等工作,使新元公司在行業內有了較高的學術地位。
到目前為止,新元自主研發的產品已經應用在太原鐵路局、西安鐵路局、內蒙鐵路局、首鋼集團、太鋼集團、神華集團、大土河集團、華潤集團、陽煤集團、西山煤電、云維集團、太原獅頭集團、潞寶集團、美錦集團、山西禹王煤氣化、晉茂集團、內蒙廣納煤業集團等幾百個大中型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中,并有一部分產品出口到朝鮮、巴基斯坦、印尼等國。為這些企業和國家的生產、計量以及提高管理水平方面作出了卓有成效的貢獻。
從無到有,由弱變強,山西新元開創了一個嶄新的時代。
青山座座皆巍峨
在新元30年的發展歷程中,在技術上的引領豎起了中國衡器制備業一座又一座的豐碑。“先進民營企業”、“民營科技企業”、“質量無投訴、服務無投訴誠信企業”、“納稅先進企業”、“中國衡器協會常務理事單位”、“助學模范單位”“中國衡器協會模范會員單位”、“高新技術企業”、“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知識產權管理體系認證”等,這都是新元閃亮軌跡的見證。
以產品來說,新元公司通過三十年的積累,推出了“動態裝載機電子秤”、“滑槽秤”兩項技術革命性的新產品?!皠討B裝載機電子秤”是世界上首臺可以在全動態情況下稱量的裝載機電子秤,改變了現有裝載機電子秤的稱重形式,產品匯集了多種衡器技術、應用力學、計算數學、車輛工程、流體力學及振動分析方面的理論,獲得了多項國家專利技術,應用角度傳感器和振動傳感器實了裝載機在任何環境和任何工作狀態下均可以達到準確、穩定的計量效果?;鄢咏鉀Q了現有測量裝置在測量利用滑槽輸送散狀物料時,存在的稱重誤差普遍偏大的問題。通過固定滑槽、稱量槽以及、沖擊板等結構實現了散狀物料的動態計量,產品結構簡單??捎糜谕矀}裝車、配煤等現在所有使用電子皮帶秤的場合,并且完合可以替代電子皮帶秤。其結構簡單、安裝維護方便,相較電子皮帶秤沒了皮帶張力變化、托輥轉動情況等影響準確計量的因素,應用前景十分廣闊。
從文化來說,新元多年來構筑的技術創新,推動衡器技術進步核心理念已成為公司發展的崇高愿景。“團結、盡職、進取、共贏”的企業精神,“以人為本,務實求發展;攜手互利,合作謀共贏”的經營理念,“質量為本、用戶至上、全面管理、各方受益”的質量方針,“唯才是用、任人唯賢、德才兼備、品質優良”的用人原則,“對國家有利,對人類有利就有價值”的價值觀,都體現了新元在發展上的宏遠追求。
深入學習“中國夢”的創新思想,新元公司也繪制了一個衡器業的“衡器夢”。在我國改革發展的大潮中,中國的衡器工業與其它行業一樣,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和進步,同時我們也和其它行業一樣,面臨著發展中的困難與困惑。通過技術交流、產品合作,加強衡器企業在各個環節的聯系,聯合國內的衡器企業逐步形成一個可以聚合資金、人才等優勢重點開發高端、優質衡器產品,并具有完整服務網絡體系的衡器工業組合體,形成在國際上具有競爭力和影響力,在國內具有高速發展的動力,并可以帶動和促進相關行業的技術進步,從而擺脫高檔次衡器由國外產品所把持的局面。推動中國從制造大國轉變為制造強國。
堅持技術創新的精神,擁有合作共贏的理念,相信新元的未來定當如順水之舟,揚帆破浪,走向輝煌!